close
信仰的哲學
在這次的讀書會中,我們深入探討了印度哲學如何判定知識的真偽,並聚焦於「三量」:現量、比量、聖言量。這三種判定方法在印度哲學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尤其是印度佛教思想中,用來分析宇宙真理與存在的方式。我們特別研究了聖言量的經典,透過經文理解到,在無限的時空中,無數他方世界存在著眾多諸佛,持續教化無量眾生。
 
這次活動讓我們認識到十方三世有無量佛存在的理念。對於這樣龐大的數量,有些人起初抱持疑惑,但師姐秀英的分享讓我們深受感動,她在看到佛像時生起的歡喜之心,展現了信仰的純真與崇敬,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讀書會中,我們還學到佛教中的另一個觀點:佛陀觀察一杯水中存在84000蟲的概念。在2500年前,這觀點被視為難以理解,但隨著顯微鏡的發明,科學證實了水中確實存在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從而印證了佛教在某些領域中的預見性。
 
此外,活動中我們也了解到諸佛所居住的淨土世界是一片常樂我淨的清淨之境。七佛——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各自擁有傳法偈,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這些佛陀教義的理解。游朝江督導在活動中展示了五方佛、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三千佛的形象,讓我們有機會共瞻百尊佛像,並通過誦念佛號,感受到消除業障、增長福慧的力量,對佛教的信仰體系有了更深的認識。
 
許多佛名與光明、宇宙、自然等元素相關,如金光明佛、日月光明佛、虛空藏佛和星宿王佛等,這些名稱反映了佛教對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將生活中的事物與宗教信仰連結。活動中還提到了三千佛,包括過去世莊嚴劫、現在世賢劫和未來世星宿劫中的千佛之總稱,讓我們感受到佛教對時間和歷史的深刻認識。
 
在了解諸佛淨土的同時,我們也深入瞭解了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以及兜率淨土的彌勒佛與娑婆世界的關聯,這些都是信徒理想中的往生之地。透過念佛和發願,人們希望得以往生淨土,享受安樂的境界。
 
整體來說,這次活動擴展了我們對佛教信仰的視野,啟發了對信仰的深刻思考。透過學習與瞻仰,我們法喜充滿,並從游督導的佛畫作品中體會到畫佛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修身養性的方式。這次的讀書會無疑帶給了我們豐富的心靈饗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淨化人格 學習分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妙吉祥888 的頭像
    妙吉祥888

    buddha 的分享空間

    妙吉祥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