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間相傳『中秋節的故事』淵源

   中秋節和月亮緊密相關,按照中國農曆,八月是秋季中間,而十五日又在八月中間,所以八月十五就被稱為“中秋”。而中國農曆是以月球繞地球運轉一圈為一個月,每月十五日,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最圓。由於秋季天高氣爽,人們在中秋這天看到的月亮也就最亮。中國民間過中秋節的活動也圍繞著月進行,有祭月、拜月、賞月等。  

  其實,中秋節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祭月典禮。根據中國古籍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代帝王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典禮,以祈願五穀豐登。古人認為,如果沒有月亮賜予露水,沒有月亮圓缺以計農時,就不可能豐收。北京有名的建築月壇就是明朝(13681644)皇家祭月的場所。

  中秋節演變為賞月活動是從七世紀唐朝時候開始的。傳說,多才多藝、風流倜儻的皇帝唐明皇很喜歡賞月,有一年八月十五日,唐明皇望著明月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到月亮上游歷一番,便憑藉仙術來到月亮上,在一座寫著“廣寒宮”的宮殿前,有一群仙女隨著美妙的音樂翩翩起舞,唐明皇看得如癡如醉。回到人間後,他把在月宮聽到的音樂譜成優美動聽的《霓裳羽衣曲》,成為傳世之作。如此風雅的故事一經傳播,民間也紛紛效倣,月圓之時歡聚一堂,共賞人間美景。久而久之,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賞月節日。

起源傳記

原本,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上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酷熱的夏天過後,天朗氣清,萬里無雲的秋夜天空,正足突顯出月皎潔的光華。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於《周禮》:所謂中秋,是因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或稱「八月半」。

雖然祭月的習俗來源年代則無法確定。就現有文字資料看來,漢代枚乘(逝於西元前一四一)的《七發》中說:「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後世於中秋後觀錢塘潮風俗的起源。大約到了魏晉,就有秋夜賞月之舉。《晉書》「袁宏傳」:「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但成書於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並無中秋習俗的記載。直到唐代,才有許許多多的文人雅士相約於中秋夜賞月。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卷下: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詩人歐陽詹(七八五─八二七左右在世)甚至在《玩月詩序》當中提出種種理由,來證實中秋節是最適宜賞月的時候。他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有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況埃瓂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唐人還將中秋月取了個名字叫「端正月」。韓愈(七六八─八二四)的《和崔舍人永月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詩中的「端正月」,指的就是中秋月。

唐人中秋望月的習俗日漸普及,到了未朝,中秋己成了個重要的節日,有著多采多姿的日習俗。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

有關中秋節的神話傳說,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著名。漢代以前記載嫦娥奔月的文獻:《文選》卷六○〈祭顏光祿文〉注引戰國《歸藏》說: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淮南子》「覽冥訓」說: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姮本作恒,為避淮南王劉恒諱,改之。又恒等於常,故後世以嫦代恒。)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五五輯張衡《靈憲》: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

嫦娥奔月的故事就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幾種情節大同小異的傳說。

以下所述,則是在漢族間廣泛流傳的本子。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十個太陽一齊出現在天空,曬得土地乾裂,海水枯竭,不聊生。這時有個做后羿的英雄,他力大無窮,能開萬斤寶弓,射殺各種猛獸。他同情受日曬之苦的眾多百姓,就舉起他的寶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並嚴令第十個太陽按時起落,造福人民。

從此,后羿的名字傳遍了天下。後來,他又娶了嫻淑美麗的妻子叫嫦娥,夫婦倆十分恩愛。

有一天,后羿在打獵的途中遇到一個老道士。老道士很欽佩后羿的為人,就送給他一包不死藥。並告訴后羿,只要吃了這藥,就能長生不老,成仙昇天。后羿回家後,就把不死藥交給了嫦娥。

不料,后羿的徒弟蓬蒙,心存不良,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藥,成仙上天。有一天,他趁后羿出門打獵的時候,偷偷溜了回來,闖進嫦娥的房間, 逼她交出那包不死藥。嫦娥迫不得已,就把不死藥全部吞下,立刻身輕似燕,直衝雲霄,往月宮飛奔而去了。

由於嫦娥奔月的那天,正巧是八月十五。於是每年的八月十五,后羿和鄉親們,就會在月下擺水果祭月,表達他們對嫦娥的思念。此後世代相傳,人們就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

              月亮和桂樹的傳說

所謂「傳說中之桂樹」,即指下一則傳說「吳剛伐桂」。據唐朝段成式(八○三?─八六三)的《酉陽雜俎》「天咫」說:「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吳剛伐桂的傳說使得月亮又增添了幾個雅緻的別名,如「桂月」、「桂宮」、「桂輪」等等。

台灣的中秋節習俗

漢朝時台灣的中秋節,據高拱的《台灣府志》(一六九六年)卷七記載,八月十五夜「土子遞為燕飲賞月,製大麵餅,名為中秋餅,以硃書一元字,用骰子擲四次奪之,取秋闈奪元之義」。古代以八月十五為「秋闈」,即鄉試第三場考試的日子。博月餅既是為了取「狀元奪魁」的好彩頭,所以月餅也取了一些和科舉功名相對應的名字。含狀元、榜眼、探花餅各一,會元餅四、進士餅八、舉人餅十六、秀才餅三十二。參加的人輪流以六個骰子擲入碗,袼視其點數之多少,來定其科名的高低。

福德正神土地公例祭日

中秋節同時也是福德正神土地公的例祭日。《台灣府志》上說:「中秋,祀當境土神。蓋古者祭祀之禮,與 二月二日 同。春祈而秋報也」。除了祭祀土地公之外,農民還得在田間插設「土地公拐杖」。土地公拐杖是以竹子夾上土地公金,插在田間,插好土地公拐杖後,再以月餅祭祀。由於中秋有「秋報」的含義在,所以也有農村在此夜聚資演戲,俗稱「謝平安」。

                   月餅文化

在節日食俗方面,由於台灣承襲大陸的文化,因此月餅及當季的瓜果仍為最主要的食品。賞月時所吃的柚子又以麻豆的文旦為最著名。拜月時也供拜「米粉芋」,有俗語說:「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取芋、路的諧音來祈求祖先保佑自己找到好的工作。除此之外,各地也配合當地特產,發展出具地方特色的節日食俗。宜蘭地區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菜餅」。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熿焙而成。味道香脆爽口,南部地區也有在中秋節吃麻糬的習俗。

中秋節送禮,也是在台灣大行其道的習俗。每年到了農曆八月初,各商店紛紛推出各式禮盒、禮券,以中秋送禮的名義招徠顧客。不僅如此,各公私機關的首長,也都在中秋節犒賞員工,或是致贈禮品,或是加發獎金。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人對中秋節重視的程度。

客家人中秋習俗

客家中稱中秋節為「八月半」。相傳是夜月光五色斑爛,月下老人手持大遮傘護送絹娥仙女下凡,時約在午夜子時之後。而且出現時間極短,只有最具誠心、耐心的人才見得到,見到的人將獲大福。因此人們便在中秋夜拜月。拜月俗稱「拜月華」,所以客家人也稱月餅為月華餅。早年的製法是以蕃著為材料,白色的餅皮上有兩排小點,中央有一紅點表示喜氣。也有人自製「發板」以替代月華餅,同時也取其好口彩,吃發粄,象徵發財。除了拜月華以外,若當地有供奉太 陽星 君的廟兼祀太陰娘娘,也在 八月十五日 這天到廟裡為太陰娘娘祝壽。以苗栗頭份的太陽宮為例,每年中秋為太陰娘娘祝壽的活動包括奏表祭拜,念經祝壽,舉行月光晚會,誦血盆經等等。廟方並備有「粑糬」以供作信徒的點心。中午則辦酒席宴請祝壽的信徒。

   由於秋季是農民收穫的季節,所以對於農民來說,中秋節實際是“秋收節”,農人們在這天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王公貴族、文人書生則將中秋節視為浪漫的節日,他們宴請歌舞,吟詩作對,以明月抒情寄懷。不論顯貴豪門,還是民間百姓,都以賞月為快事。中國各地至今遺存的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就是明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妙吉祥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